军事户外拓展器材(军事训练器材列表)

军迷们对8月9日开始的中俄陆军“西部.联合2021”军演宏达的场面印象很深刻,在演习当中我军展示多型先进战机和地面重型武器,还展示了运输直升机携带超小型全地形车机降敌后穿插的新型战法。

不论是从米-17机舱内直接驶出,还是吊运解钩后特战队员索降再驾驶,都非常的迅速,更主要是有了超轻型全地形车之后穿插部队的机动性大大提高,武器装备也不再单薄,有反击敌人装甲部队的能力。

战时8辆轻型突击车构成一个排级战斗小队。
那么,这一轻型高机动车的性能到底如何呢?最近央视军事记者来到湖南益阳“湖南兵器集团”详细了解,并体验该轻型车辆的机动性能。

首先就是该车重量很轻,全重只有几百公斤,但发动机功率却很大,再加上轮胎宽且纹路特殊,行驶时抓地很牢,可以攀爬垂直度很高的陡坡,动图里显示它轻松的就冲上了50度的陡坡,这对于在复杂地形地貌环境中行军的部队是非常有利的。

可以看出来,它是一辆四驱车,在泥沼当中也能轻松驶过。
有能在大部分恶劣环境下行驶的交通工具,就大大提高敌后穿插部队的活动范围和机动能力,要比以往机降之后徒步行军效率提高很多,在山地、丘陵或者水网区…等非平原环境作战每小时行军也就2~3公里的速度,有了超轻型全地形车每小时至少20公里的速度,并且从敌人认为不可能的方向突袭而至,打他个措手不及!
这样跃起再重重的落下,说明全地形车的底盘非常的结实,减震性能也比较好,军用车辆在材料选用和制造工艺上要普遍好于一般的民用车辆,因为军用车辆有很多时候要在恶劣环境下行驶,制造的不结实颠几下就散架子了就没有装备的意义了。
从上面这些动图所演示来看,超轻型全地形车是一型体积小、重量轻、机动性强环境适应好,结实耐用的战斗车辆,我们大型运输直升机可以直接舱内装载或者吊运,伴随穿插部队深入敌后,有效提高部队快速突袭的能力。

超轻型全地形车的高机动性没得说,那么它的平台适应性又怎么样呢?该型车在车棚顶部装有适用于各种武器支架,可以安装:反坦克导弹/多联火箭发射器、轻重机枪、35毫米自动榴弹发射器、无人机系统,车厢里可以运载60/82毫米迫击炮,甚至可以牵引120毫米重型迫击炮…等几乎所有的营连分队装备,构成了打击装甲、打击坚硬目标,火力支援…等全套的火力打击体系,还能派出大型多轴无人机对上百平方公里范围进行侦察,装备电磁干扰器材后可阻断敌方无人机对己方的侦察(干扰其遥控),这么一个小型载具居然可以有这么多拓展功能,实在是让人意想不到。

装一挺“榴弹机枪”就是这样的简单迅捷。
以往机降部队进行穿插武器携带基本都是单兵使用的步机枪,轻型反坦克导弹或者火箭筒、轻型迫击炮…火力非常的孱弱,倒不是说部队不想携带,而是重机枪、自动榴弹发射器…等武器的重量都超过了20公斤,再加上几个基数的弹药根本带不动,毕竟战士们的体能有限,携带20公斤的装具徒步行军十几公里已经很困难了,再想携带其它重量大的装备是有心无力的,而有了轻型车辆为依托,不能携带重武器和弹药携带数量少的问题就基本解决了,使穿插部队不再忌惮敌方装甲部队的反突击,在攻击敌坚固目标时有了强大的攻坚装备,攻防能力都有了很大提高。

自动榴弹发射器被称为“步兵大炮”,不但可以覆盖500~1500米的打击范围,该具备一定反装甲能力,发射破甲弹在400~800米距离可击穿20~35毫米的装甲防护车辆,而现役的履带式或者轮式步兵战车正面装甲厚度普遍在25毫米之内,用自动榴弹发射器打击它们非常有效,即便是有敌坦克参加反击,也有反坦克导弹消灭它。

超轻型全地形车虽然很小,但在自动榴弹发射器射击时很稳定,如果一次发射30发35毫米榴弹,毁伤效果确实惊人,而且它的后车厢至少可以装300发的弹药基数,能让“步兵大炮”打个痛快。

12.7毫米重机枪同样可以安装在支架上平稳射击。

钢板靶标有一个手掌的厚度。

12.7毫米穿甲燃烧弹虽然没有击穿靶标,但对靶标侵彻也很深,若是对敌方轻型防护车辆射击就像开罐头那么的容易。

目前该全地形车已经在我军很多战区服役了,主要配备给空中突击旅,给陆军“插上翅膀”,昼夜间机动一百多公里是现代陆军的标准,随着我军装备的改善,陆军航空兵建设成绩斐然,直8G和直20运输机直升机开始大量服役,提高了部队的远程奔袭能力,但只有直升机还是不够,需要有配套的装备才能在地面上有更大的活动范围,所以超轻型全地形车是机降部队和其他轻型部队必须要有的装备配置。

我国古代军队编制当中都有轻骑兵,也就是骑射手,霍去病当年就率领这些轻骑兵的大漠当中追击匈奴,而21世纪我军队骑射手会更加的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