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翔户外拓展训练的简介(企业户外拓展训练)
□ 汕尾日报记者 陈晓铭
围绕市委提出的“奋战三大行动、奋进靓丽明珠”的决策部署,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如何立足自身职能,深入推进各项工作?近日,记者就此采访了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副局长许骏涛。
产业园区建设显活力
产业园区是工业项目落地的主要载体,也是工业经济增长的动力源泉。市委、市政府一直以来高度重视产业园区建设,特别是省委作出全面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和深圳先行示范区建设的战略部署后,市委、市政府把推动产业园区高质量发展作为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的着力点,提出了要打造一批“万亩千亿”级别的产业承载平台,主动承接“双区”的产业延伸、功能拓展,努力把汕尾建设成为沿海经济带的靓丽明珠。许骏涛说,围绕这个目标,市工信局今年在引进推进产业项目建设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全力促进全市产业园区提质增效,取得了显著成效。截至今年7月,全市四个产业园区入园项目累计182个,累计在建项目82个,累计建成投产项目64个。其中今年1至7月全市新签约产业项目28个,新动工项目13个,新建成投产项目8个,为我市“奋战三大行动、奋进靓丽明珠”作出积极贡献。
重点项目建设蹄疾步稳
重点工业项目是工业经济的“顶梁柱”,也是工业经济腾飞的“发动机”。许骏涛介绍,今年以来,市工信局按照市委“项目双进会战年”大抓项目、抓大项目的要求,全力推进重点工业项目建设,全市5个投资10亿元以上重大工业项目,项目总投资110亿元,截至7月底投入资金48.97亿元,其中2020年1至7月累计投资25.34亿元,占2020年计划投资额的65.6%。其中,比亚迪红草工业园基本建成,大部分项目已投产;威翔航空一期项目已投产;明阳智慧能源项目5月31日试产;中天科技完成年度投资计划65%,预计今年12月底主体结构封顶;海丰首饰产业环保集聚区建设有序推进。
临港工业作为我市的一个特色产业,也是重点产业,一直备受关注。以陆丰海工装备基地为例,该项目计划总投资59.48亿元,主要建设海上风电设备生产和服务配套基地,包括配套码头等基础设施。截至2019年底已累计完成投资6.1亿元,今年1至7月投入13.2亿元,已进驻5个项目,分别是中天科技产业园项目、明阳智能海上风电产业园工程项目、海上风电场配套设备制造项目、广东长风新型能源装备制造有限公司承建的管桩及导管架制造厂工程项目以及中广核新能源港口投资(陆丰)有限公司承建的基地水工工程项目。今年5月31日,明阳智能汕尾海上高端装备制造基地首支海上大兆瓦叶片正式下线。这个项目投产后,将建成10条叶片生产线,年产超过350套大型叶片,预计实现年产值20亿,可实现利税约3200万元,创造就业岗位约1200个,对于推动汕尾经济发展,构建现代化工业体系,当好粤东蓝色经济崛起示范区,实现“裂变”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优化服务助企业提质增效
良好的营商环境,是吸引力、竞争力,更是驱动力。许骏涛说,今年以来,全市工信部门按照市委“优化营商环境年”工作部署,大力落实“店小二”式服务,牵头建立了领导挂驻联系企业、企业复工服务专班、驻企指导员制度,推行“一企一专班”“一企一指导员”“一企一策”机制,全心全意当好“店小二”,服务全市重点企业和重点项目,充分发挥干部在政策资源、部门工作资源、个人人脉资源方面的优势,帮助企业解决原材料保供、稳定用工、资金需求、产品市场等方面的问题和困难,实现政府服务与企业需求的无缝对接。上半年,市、县两级政府领导班子成员已经走访企业492家次,共收集103家企业反映各类问题141个,已落实帮助解决问题74个。比如,路华电子科技公司反映招工困难问题,协调人社部门为该公司解决用工93人。汕尾雅泰隆食品有限公司反应的协助落实惠企政策问题,协调商务部门帮助企业向省商务厅上报加工贸易企业贷款资金需求3500万元等。
同时,以省粤商通APP为主阵地,搭建了汕尾市中小企业诉求响应平台,并配套出台了我市中小企业诉求响应工作机制,不断加大平台的宣传力度,及时听取企业的反映和诉求,快速有效解决企业反映的问题,确保企业有所求,政府必有应。截至6月底,全市共20个部门进驻诉求响应平台,共有粤商通APP注册用户19000多户,累计处理企业诉求186单,办理率100%。如海丰县新特药公司药品批发部向税务部门提出税费减免诉求,目前该公司2至3月已享受社保费减免共计9187.92元。市工信局呼吁广大企业家注册和使用中小企业诉求响应平台,通过平台向工信部门反映企业在生产经营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许骏涛表示,接下来,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将继续推进“项目双进”“优化营商环境”等工作,打响打好“奋战三大行动、奋进靓丽明珠”总体战,立足工业和信息化职能,不断加强园区建设,落实惠企政策,为“奋战三大行动、奋进靓丽明珠”工作夯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