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州拓展基地(达州国防项目)
封面新闻记者 罗轩
10月19日下午,四川达州市第五届人大一次会议开幕。在之前刚刚召开的达州市第五次党代会上,达州已明确了今后五年工作的指导思想、主要目标、奋斗方向和战略举措。达州市委副书记、市长严卫东在代表政府向大会作的报告中,紧紧围绕党代会有关精神,对未来五年工作进行了详细谋划。
报告指出,今后五年,达州将以推进高质量发展为主题,聚焦实现“五大跃升”、建设“五个中心”、 实施“七大振兴行动”的目标任务,强化“示范”担当,放大“中心”优势,坚持改革开放,着力创新创造,壮大经济实力,夯实底部基础,提升治理效能,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奋力打造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北翼振兴战略支点,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达州的崭新篇章。
蓝图已经绘就,奋斗正当其时。未来五年,达州将通过九大路径,助力打造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北翼振兴战略支点。
推动开放合作 拓展协同发展新空间
加快创建万达开川渝统筹发展示范区。全力争取国家层面批复建设方案,支持达州经开区探索“飞地园区”、共建万达开先进制造业示范基地,支持川渝毗邻地区共建产业合作示范区。推动设立万达开统筹发展基金,协同打造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新的增长点。
大力实施强县强区培育工程。按照“一核两翼”区域发展布局,根据县(市、区)功能定位和发展重点,增强县域经济发展活力。创建一批特色鲜明的产业集聚发展区、经济强镇强村,培育优势特色产业,做大做强经济支撑,提高综合竞争实力。
全力推动更高水平开放合作。协同推进川东北渝东北加快发展,合力推进川陕革命老区振兴发展。主动融入长江经济带, 深化与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粤港澳等发达地区合作。面向全球重点招引一批“三类 500 强”企业,大力培育一批“专精特新”企业。
深化创新驱动 增强发展内生动力
实施“双园双驱”战略。全力支持达州高新区、达州经开区发挥核心引领作用,打造高质量发展的“双引擎”。创新“双园双驱”管理运行体制机制,切实增强内生动力,加快实现突破性发展、跃升式发展。
实施创新主体倍增计划。围绕新材料、天然气、锂钾等优势产业和特色资源,加速建成一批科创基地和重大科研平台,打造一批科创产业集聚区、科技企业孵化器和“三创”空间。加大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引进培育,实施“独角兽”“瞪羚”企业培育工程。
做优创新创业生态。下深功夫解决体制不顺、机制不活、开放度不够等制约科技创新的突出问题,促进技术、人才、资金等要素向创新主体集聚。加大财政对科技创新的投入,重点向基础研究、创新平台、人才建设等方面倾斜。
坚持实业兴市 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重振工业重镇雄风。坚持把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摆在首位,加快建设工业强市、制造强市。完善“双园驱动、多点支撑”总体布局,全力推动达州高新区、达州经开区做大做强主导产业,积极推动普光经开区做好天然气、锂钾文章。
增强服务业竞争力。加快构建“5+5”现代服务业体系,再建一批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加快特色商圈形象塑造,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大力发展养老、托育、家政等生活性服务业和创意设计、 软件开发等生产性服务业。
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持续加大“三农”投入,推进农业大市向农业强市迈进,擦亮达州农业的“金字招牌”。力争创建一批国家级农业现代化示范区、现代农业园区。
强化数字经济赋能。推动经济发展向数据驱动、创新驱动转变,促进经济社会各领域数字化赋能。推进农业数字化,推进制造业数字化,加快服务业数字化。加快建设达州数字经济产业园,重点发展服务外包、数字融合、数据应用等产业,创建数字经济发展示范园区。
统筹城乡发展 建设川渝陕结合部区域中心城市
加快城市建设发展。持续拓展中心城区发展空间,突出“南拓、东进”,统筹“中强、北联、西跨”,加快新区开发建设。持续改善人居环境,坚持老城新区并进,优化城市产业布局,完善城市功能配套。加快城市更新,加强城市智慧化、精细化管理,打造宜居宜业的现代化品质城市。
深入推进乡村振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统筹“五个振兴”,实施“五大行动”,打造川陕革命老区乡村振兴样板地。做好乡村“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着力建设一批“经济区”。推进农村重点领域改革,盘活农村自然资源,推动生产要素更多流向乡村。
完善重大基础设施。实施交通强市战略,加快建设四川东出北上综合交通枢纽。建成成达万高铁,加快建设西达渝高铁,全面融入国家八纵八横高铁路网。扎实推进万源运输机场、宣汉和渠县通用机场前期工作,力争金垭机场开通国内直达航线 30 条以上等。
全面优化营商环境 塑造区域竞争新优势
打造优质高效政务环境。大力营造开放统一的市场环境,促进平等有序竞争。打造利企便民的办事环境,持续深化简政放权。高标准打造“一网通办”品牌,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构建亲清政商关系,营造公平公正的法治环境。
构建全要素精准供给体系。坚持要素跟着项目走,多措并举提升要素保障能力。完善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为重大项目、重点企业、专业化园 区提供个性化保障。完善多元化金融市场体系和配套服务体系,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
促进民营经济加快发展。持续推进民营企业雁阵培育工程,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引导民间资本参与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重点领域投资、建设和经营。加大中小微企业扶持力度,支持县(市、区)争创民营经济发展示范县,形成中小微企业持续壮大、民营经济竞相发展的生动局面!
打造特色文旅品牌 提升现代化达州文化软实力
做靓“巴人故里·红色达州”城市名片。加强巴文化资源发掘和保护,扩大“巴风賨韵˙水墨达州”影响力,建成巴文化传承创新和旅游发展高地。办好全国新农村文化艺术展演、“元九”登高等品牌文化活动。
促进文旅深度融合发展。加快构建“一核两区三带”文旅融合发展总体布局,积极引进文旅龙头企业,全力打造重点景区。主动融入巴蜀文化旅游走廊,统筹万达开及毗邻地区文旅资源,共创“大三峡˙大巴山”旅游品牌。
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社会公德、等建设,加快城乡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大力开展全民阅读、志愿服务关爱等活动,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需求。
持续发展民生事业 让老百姓共享发展成果
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突出就业优先,继续实施全民参保计划,落实“一老一小”整体解决方案,深化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大力实施老旧小区改造,持续推进棚户区改造和农村危房改造。
办好人民满意教育。推进学前教育公益普惠,均衡优质发展义务教育,提高农村义务教育质量,优化基础教育学校布局, 落实“双减”政策,整治校外培训市场。推进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发展,加强地校合作,加大名师名校培育力度,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等。
推进健康达州计划。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全面实施分级诊疗制度,完善公共卫生防控救治体系。坚持中西医并重、中西药协同,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建设中医药强市。抓好优质医疗资源引进培育等。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 促进生产生活方式绿色转型
持续解决突出环境问题。严格环境监察执法,严厉打击环境违法犯罪行为。严格落实河(湖)长制,推进城市水体“长治久清”,健全土壤污染管控和修复长效机制,加大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稳定改善土壤环境。
加强生态系统建设。执行主体功能区战略,严格“三线一单”分区管控。全面落实长江流域十年禁渔,加强大巴山生物多样性保护,筑牢长江上游生态屏障。
推进绿色低碳发展。落实“碳达峰、碳中和”国家战略,实施绿色经济倍增计划,大力发展节能环保、清洁能源、装配式建筑等产业。大力发展生态产业,探索通过碳汇交易、碳排放权交易等途径, 促进“生态资源”向“生态资本”转变。
统筹发展与安全 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达州
坚决守住公共卫生安全底线。抓好新冠疫情常态化精准防控,,继续守好四川“东大门”。 全面加强基层公共卫生能力建设,健全与人口规模相适应的重大疫病防控体系、救治体系和医保体系,加强疾控基础设施和公共卫生队伍建设。
坚决守住安全生产底线。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扎实开展安全生产 专项整治三年行动,抓好煤矿生产、道路交通、城镇消防、危化物品等重点行业领域安全监管,保障食品药品安全,争创国家食品安 全示范城市。
坚决守住自然灾害安全底线。加强天气预测预报,加强洪涝、地质灾害隐患监测预警能力建设。建设区域性航空应急救援中心,夯实应急管理基层基础,大力提升应急处置能力。
坚决守住社会安全底线。完善共建共治共享机制,走好网上群众路线,扎实开展“八五”普法,健全矛盾纠纷一站式多元化解机制,夯实信访工作基层基础,并推进公共安全标准化建设。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微信关注:ihxdsb,报料QQ:3386405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