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团建图(公司团建活动有哪些)
1、充分尊重人权与选择,不必熬日又熬夜
团建是企业文化中十分重要的一环,它带给员工何种体验,某种程度上决定了他们的去留。那些占用休息时间、不参加就扣钱、形式低俗的团建,不断挑战打工人的人权底线,让本就高压的职场生活蒙上又一层灰暗。如果团建必须存在,它的底色应该是尊重和自愿。
员工不必被迫搁置尚未完成的重要工作、牺牲个人时间配合一场无意义的表演,而是对参与节点、深度、项目都有一定可选择的弹性空间。其次,这样的选择不加前缀,也没有拒绝的隐形代价。社恐们不会因为某次活动的缺席,就被领导视为“局外人”;脚踏实地的工作者也不会因为没有表达“敬意”,经受本不该有的人格批判。

2、重视员工感受,“轻团建”取代“一刀切”
前公司总裁崇尚酒文化,所有团建必将以酒局收尾,席间各层级管理者不断表忠心、问冷暖,团队建设演变为哄老板开心的戏码,下属员工则如坐针毡。许多团建场景,之所以令人望而却步,是因为普通员工在过程中毫无话语权和体验感,一切只以服务最高领导为中心。要想提高团建活动的参与度,组织者必须从最广泛的需求出发,站在员工视角,体会他们的感受。
举个例子,如果团队成员多为90后、00后,可以考虑更为简单开放的社交式团建,比如密室逃脱、线上剧本杀等;若年龄与身份构成较为多元,则以轻体力、高包容度活动为主,如非遗文化民俗村体验,既能提供新鲜感,又能衔接企业文化。总之,团建的基调不该由管理者粗暴奠定,而应该由参与者共同决定。

3、不忘“凝聚力”初心,完善活动基本制度
回归到本质,团建的初心是增强团队凝聚力,促进员工对企业文化的认同。凝聚力如何增强?主要依靠两点:一方面,是情感沟通。这种沟通,不是制造一次炉边谈话、一场恭维大会就可以建立起来的,而是需要管理者与员工的心灵共振。前几天,某人因一句“内卷是竞争,它来自于欲望和惰性”被骂上热搜。
当一个象征“资本力量”的公众人物代替职场人定义“内卷”时,我想起了在团建中大谈自己艰苦创业史的老板们,他们同样以“过来人”的姿态假意共情着。年轻人需要的不是赞美、不是讨好、更不是俯视,而是先行者的宽慰与担当。
团建前领导一句“放心玩儿吧,有事我扛”,比任何花把势都强。另一方面,是产生实际联结。许多打工人在团建中一次次地目睹自己的体力、心血、休假化为公司的品牌宣传,自己除了吃喝、劳累、第二天按时上班,什么也没得到。加班可以,钱要到位;占休息可以,调休要跟进;为企业付出可以,企业也应该有来有往,让员工感受温暖。利用团建推动有效协作,不是去制造假氛围,而是加入物质激励、员工关怀、晋升通道等因素激发使命感,同时完善程序和制度,员工才能与企业并肩前行。
写到这里,不是想用吐槽团建割裂企业与员工之间的距离,而是希望企业能找到组织团建真正的意义,明确有效团建才是福利,不该只用团建就把福利一笔带过。广大职场人也应在保障人权前提下,参与公开、平等、健康的团建活动,拒绝人格被漠视、道德被入侵。愿每一位打工人,都能少一些“假装愉快”的时刻。
评论区说说,参加公司团建的你,是真的快乐吗?
ps:图片来源网络,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