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展学(拓宽学习内容)
如今,风格已渗透到社会的一切表意领域,风格学迫切需要探索新的研究范式。符号风格学将符号学作为方法论纳入风格学研究领域,面向所有的符号文本,契合了当下风格多彩纷呈的发展现状。
符号风格学的诞生
符号风格学是现代风格学发展的必然阶段。现代风格学自诞生之初便致力于语言风格研究,这是风格学的第一阶段,即聚焦于单一媒介文本的风格。随着研究对象由语言文本向非语言文本拓展,风格学开始关注和参与意义建构的多种模态,由此进入了风格学的第二阶段——多模态风格学。如今,风格更是渗透到社会的一切表意领域,风格学迫切需要探索新的研究范式。著名语言学家胡壮麟先生提出,风格学研究要进入比语言学更高层次的符号学,研究有关语篇产生的社会、历史、文化情况,这为当下风格学研究走出困境指明了方向。胡壮麟先生提出的“进入更高层次的符号学”实际上暗示着风格学正在向第三阶段——符号风格学迈进。
第一阶段的语言风格学着重于对语言(包括文学语篇和非文学语篇)风格的剖析。第二阶段的多模态风格学则是语言风格学理论与多模态理论相结合的产物,转向分析复合媒介文本中语言文字和其他模态符号在文本意义建构中的协同关系。从语言风格到多模态风格的转向,实际上已经暗示着单一符号系统的风格研究已经不足以解释多个符号系统之间的风格问题,而符号风格学的诞生标志着风格学开始走向所有范畴的符号文本。
“意义”贯穿风格学的三个阶段
风格学的三个阶段既体现了风格学研究范畴不断扩大、由点及面横向发展的过程,也体现了风格学研究深度不断拓展、由表及里纵深发展的过程。从单一媒介文本走向所有范畴的符号文本,意味着风格学研究逐渐转向深刻而复杂的社会文化中的种种风格现象。这并不是对原有风格学的否定,而是将风格学置于更为宽广的空间,也就是说,从单一媒介文本的风格到所有范畴符号文本的风格,意味着风格学面向全域敞开。风格学的每一个阶段都是在上一个阶段基础上的扩展和推进,而贯穿三个阶段的主线正是意义。
风格学是关于意义表达特点的研究,符号学是关于意义表达规律的理论,两者皆致力于意义的探究,相互契合就再也正常不过了。其实,风格学从创建之初便与符号学结下了不解之缘。作为索绪尔的学生,现代风格学的建立者、瑞士语言学家巴利把语言符号学研究与口语风格研究完美融合。稍晚于巴利的德国风格学家斯皮泽,其文学风格学同样借助语言符号学,着力于对文学语言风格的详细分析。雅各布森一直坚持符号学的研究范式,被誉为“符号学火种的传播者”。他提出的“文本六功能”中的诗性功能直指风格,对符号风格学影响深远。
符号风格学将符号学作为方法论纳入风格学研究领域,面向所有的符号文本,对意义世界中的风格进行整体观照。因此,符号风格学的研究方法体现出了两种学科交叉融合的特点。就研究对象而言,符号风格学从更宽广的层面关注文本的风格研究;就研究范式而言,符号风格学将风格研究延伸至文化中,将所有范畴的符号文本纳入其中,以意义为切入点,关注风格的表意机制。
在此基础上,风格学就成为一般的研究框架,理论思想更加具有普遍性,原有的对某一学科领域风格的研究也就成为一种类型研究。符号风格学试图建立一般意义的风格研究,形成一种既有空间跨度也有时间维度的系统理论。整体而言,符号风格学是风格学全面发展的必然结果,面向社会领域中的所有表意形式。
风格学既关注“异”也重视“同”
符号风格学的产生和发展契合了当下风格多彩纷呈的发展现状。随着文化的繁荣发展,之前隐匿于语言之外的诸种风格逐渐浮出水面,进入学界的视野,如情感风格、电影风格、消费风格、时代风格、生活风格、亚文化风格等。简而言之,有文化必然会有风格。风格面向全域打开,成为文化中的一个显性表征。尽管不同领域对风格的具体界定不同,但风格明显是作为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概念出现在所有的表意领域的,也就是说,不同领域中的风格必然存在某种相似性或者共性。
长期以来,风格学一直专注于“求异”的研究范式。所谓“求异”是指风格学研究沿着学科的差异性展开,分属于不同学科的风格研究,如文学领域关注语言风格和叙述风格,语言学界考察书面语和口语的风格。这种研究范式对深度拓展特定领域的风格具有很好的推动作用,但其弊端也毫无疑问随着研究的深入而暴露出来。这就形成这样一种奇怪局面:在风格学各分支发展的同时,风格学的基本概念——风格却无从把握。反过来,风格学引发的概念及术语的混乱势必影响风格学各分支的进一步发展。
这就要求风格学研究不仅要关注“异”,还要重视“同”。符号风格学不再满足于对特定领域风格的描述,而是转向从宏观上研究不同领域风格的共同属性。当然,这并不单纯是从求异到求同的研究范式转向,更为重要的是从意义的维度出发,在不同表意领域的风格现象中找到共性和联系,并且使这种共性回归到意义的初始和社会文化的深层。这对当下已经渗透到各个表意领域的风格而言非常重要,因为作为规则的符码潜隐在所有文本中,以一种隐蔽的方式传递社会文化信息,直接指向了社会文化的深层结构。风格已然成为一个指示符号,尽管处于文化中的人习焉不察,但是其所传递的风格是一种社会表征,更应该引起人们的反思。
必须指出的是,符号风格学并不否定原有领域的风格研究的成果,也不抛弃特定领域中的风格概念或已有的研究成果。相反,明晰了风格学的总体面貌,才能更好地把握风格学的基本概念、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才能在一个纯粹的符号空间里建立起风格学的基础,在获得自洽的理论结构之后,转向拥抱不同领域中的相关讨论,以此来推动对风格学研究深度和广度的拓展。(社会科学报社融媒体“思想工坊”出品 全文见社会科学报及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