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团建方案 > 龙岗拓展训练(深圳双龙山庄)

龙岗拓展训练(深圳双龙山庄)

admin3年前 (2022-04-17)团建方案

来源:深圳侨报

龙岗少年警营,作为国内影响力最大的少年警队之一,相继获得“广东省警察公共关系建设优秀案例奖”“深圳市儿童友好基地”“深圳市青少年维权岗”“青少年培养示范基地”等荣誉称号。近日,龙岗少年警营的经验做法被公安部点名表扬并拟在全国推广,为什么龙岗少年警营能火?跟着龙岗融媒记者一起去了解一下。

龙岗拓展训练

少年警营。

闪耀自我照亮他人

给成长多一种体验

“龙岗作为深圳工业大区,外来务工人员多、未成年人群基数大,近年来,龙岗公安等部门在不断探索新形势下治安防控群防群治新路径、打造平安类社会组织新品牌。”龙岗少年警营王警官表示。

为提升青少年法治文明、安全防范、组织纪律、体能健康、团队协作等多元化能力,加强警队与青少年的沟通交流,龙岗公安分局决定打造一支兼具“深刻精神内核与持续生命力”的少年警队,从而推动全区青少年的法制安全教育。2017年,在龙岗区委区政府的支持下,龙岗公安分局联合教育、民政、关工委等多部门共建,“龙岗少年警营”正式成立。建立少年警队正式会员、预备少警、初级少警、中级少警、高级少警的五级晋升体系。

据了解,龙岗少年警营为切实提升队员的各项素质能力,采取“线上+线下”“教学+实践”“集中+分散”方式,少警每日线上学习一刻钟,每周基地集中活动一天,每月社会实践一次,每年封闭式轮训一周,保障所有少警系统受训;多门课程被列入全区中小学生必修课。通过系统学习训练,少警队员不仅提升了自我,更是照亮了他人。

不仅如此,少警队员在防范宣传、线索举报、和谐警民关系等方面,发挥了 “宣传员”“信息员”“示范员”的重要作用。

龙岗拓展训练

少警体能训练。

沉浸体验式课程和训练

守护少年的你

“如今的青少年面对的诱惑和挑战,比以往要多得多,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很难涵盖他们生活中可能会遇到的各种状况,这时候社会教育就可以填补这一块空白。”王警官说。

为保障高质量的授课水平,龙岗警队培养了一支懂法制、会教育的教官队伍:从多警种精英中选调的20名专职教官,派出所少警大队培养的125名兼职教官,社会各领域专业人士担任的50名志愿者教官。与此同时,龙岗警队还定期收集分析全区涉青少年案件数据和典型案例,邀请教育部门资深教师参与,从教育培训的角度研究应对策略,将最新案例素材融入教育课程,增强生命安全教育的时效性和针对性,提升青少年应对同类案件能力和防范意识。此外,龙岗警队还会同教育部门研发14门生命安全法制基础课程和警务学堂、纪律体能、青少年发展、社会服务、营地活动等5类特色课程,形成“14+5”课程体系,让青少年学生通过沉浸体验式课程和训练,学习到生命安全知识。

此外,少年警营还扩展教学阵地,用青少年喜爱的网络直播形式开展防溺水、防火、防诈骗、防侵害等教育,让更多学生受益。记者了解到,13岁少警邓彰程2020年曾用一系列教科书式操作,在龙岗用所学知识成功救助一醉汉,避免了事故发生。

龙岗拓展训练

警务学堂。

打造品牌文化

实力圈粉青少年

“这也太帅了吧!”“一想到我能穿上警服,就特别兴奋!”这是不少青少年加入少年警营的第一句感叹,极具标识性的少警制服,灯塔主题logo和“龙龙”“岗岗”卡通形象,不仅备受青少年喜爱,更增强了少警队员的身份认同感和集体荣誉感。这些是龙岗少年警营打造品牌文化的具体表现。

“少年警营微官网、少警直播间、《少警关注》电子期刊,则是少年警营的学习和文化阵地,实现了警队文化内核的正向传播。”王警官表示,依托占地7万平方米的龙岗区中小学生社会实践基地,根据青少年身心特点和公安特色,配置全息投影、人机交互、智能化体测等科技设施,在中心内建成禁毒、消防、反邪教3个体验式教学馆,1个多功能户外训练场和“少警之家”俱乐部,满足日常活动需求。

目前,以少年警营活动中心为基础,龙岗警队还成立了“龙岗区青少年生命安全教育中心”,每年统筹全区3万多名初中一年级学生开展常态化轮训和小班法制安全教育。龙岗区青少年法制安全教育正通过“小手拉小手”“小手拉大手”方式,深入影响学校、家庭和社会。2017年至今,全区涉青少年案(事)件逐年下降 ;2019年,全区学生意外死亡人数下降了63%;2020年,实现了涉未成年人火灾事故的零发生。

龙岗拓展训练

警营训练现场。

相关链接

加入龙岗少年警营方式

龙岗拓展训练

版权声明:龙岗融媒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

记者:张臻斐

通讯员:朱菲菲

编辑:陈遥 邓慧婵

本文来自【深圳侨报】,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一点团建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页地址:http://yidiantuanjian.cn/post/1553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