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龙湖拓展训练(拓展训练活动策划方案)
一处湘江古镇群,半部湖湘文化史”。望城的本色是红色,望城的底色是古色,望城的亮色是绿色。现在的望城,手捧千年文化的“宝藏”,正需要创意的火花。以文创设计及创意为核心,建立望城文创品牌, 打造出望城文旅“新形象、新产品、新业态”全新模式的第三届锦绣潇湘湖南文化旅游创新创意大赛之遇见望城赛事,让全国文创设计者和文创专家归心望城,创意引爆古镇文化之魂。
全景IP打造“产镇人文”靖港古镇
距湖南省会长沙25公里的靖港古镇濒临湘江西岸,这里昔日的天然良港,历来商贾云集,素有“小汉口”之称。靖港在历史上既是兵家常争之地,又是商贸发达的口岸,如今已是人文景观较多的古镇。
靖港古镇虽经历岁月冲刷,但古街、古庙、老房、深巷仍保存完好。古镇现保存“8街4巷7码头”即保粮街、半边街、保健街、保安街、少先路、兴农堤、横堤、南岸堤、大巷子、桐仁巷子、当铺巷子、正义巷子、大河码头、义正码头、蔡家码头、汴河码头、楚河码头、桐仁码头、庙湾码头。古镇建筑既保存了清代的建筑风格,又突出了江南水乡的建筑特色。古镇里保留木结构建筑占整个建筑的三分之一以上,其中,“宏泰坊”、“育婴堂”等清代晚砖木结构建筑保存较为完好,这对于研究清代建筑和江南水乡传统建筑具有重要的意义。

靖港人杰地灵,英才辈出。有黄埔第一期学生、经十军军长、抗日先遣队总指挥、独臂将军刘畴西;被称为“革命母亲”的陶承;有98抗洪英雄侯德仁;有全省十大藏书家胡应龙等。而李靖、曾国藩、陶承、王首道等都与其有着历史渊源。
靖港著名的八大碗独领美食风骚。什锦杂烩、鱿鱼笋子、八宝果饭、清炖牛肉、鱼和虎皮扣肉,它的每一道菜皆选材严格,配料讲究,制作精细和烹饪得法。而靖港小吃丰富而精彩,凉发糕、麻圆坨、椿卷、杯子糕......包容而独特,小巧而雅致,其中一些别具一格的传统小吃,非靖港人可是闻所未闻、见所未见。而其制作工序的精致和研究,制作水平的成熟和老道,让人眼花缭乱。由此而来的是靖港小吃对游人食欲的挑逗和满足,香、甜、咸、辣、酥、脆、软、韧诸般口味之嗜,都可以在自己的选择中找到相对应的享受和欣悦。靖港小吃也由此声誉在外。

昔日“因水而旺”的“小汉口”靖港,传统手工业十分发达,“踏遍泥泞无所惧”的木履业、油鞋业和“雨雪无忧尽管行”的雨伞业,“黄亮如金白似银”的铜业和“青天白日鬼吹灯”的金银业,其中因质量上乘而得“滴水不漏盆和桶”之誉的圆木业,更是靖港传统手工业的佼佼者。除了圆木、油纸伞,靖港的剪纸、香干,手工杆秤、火培鱼,纸风筝等工艺都久享盛誉,甚至在八十年代,靖港“望江楼”鞋厂的一种布鞋(又名懒鞋)仍远销全国。
诸多文化元素聚合,方能释放最大的化学动能。在独臂将军刘畴西,“革命母亲”陶承的红色文化,“8街4巷7码头”遗址余温,击水扬波散发着独特舌尖文化的小食......这些包裹着靖港古镇文化气息的古建筑与古民俗,每一样都有着靖港独特的魅力和神秘光环。
靖港古镇打造文创主题古镇,就是要把历史演进过程中遗留下来的民居、事象、艺术、环境、生产以及一种抽象的文化内涵、风格、古韵分为系统的、四通八达的人文旅游经纬图轴IP,作为特色古镇建设的主导创意产业,新业态模式展现的特色精品客栈、餐饮、游乐体验类场馆,以特色非遗产品及文创产品全新诠释着靖港古镇的新形象,最终形成一个生态与生活、生存“三生融合”的体系特色古镇。
据介绍,靖港古镇计划通过第三届锦绣潇湘湖南文化旅游创新创意大赛之遇见望城活动实施古镇文化资源创意设计升级项目。通过全新策划吸引游客的引领性新业态项目,为游客提供吃住玩的服务体系,不仅为社会资本参与建设提供巨大机会,为非遗类和文创产品设计开发团队及个人提供实体店场地及租金的支持,同时还对自带流量的品牌商家进行资金支持和租金支持,也进一步推进靖港古镇文化旅游发展迈上新台阶,帮助景区提升业态,加快建设“文化名镇、人文旅游重镇、公园城市美镇”,打出“最古镇”的文化IP,促进“产镇人文”的更好融合。
强IP突围主题公园单一围圈
当下,在我们进入互联网3.0时代的时候,围绕我们生活的文创、文旅行业,就不得不提到一个热词——IP。而IP和主题乐园的结合,逐渐成为行业探索和变现的热点方向。但是主题乐园不是盖好就行,“强化体验,打造IP”才是做强之路。
以望城区柏乐园为例,这里是湖南首家拥有“机动游乐+水上游船+萌宠动物园+海底世界+亲子互动乐园+拓展训练基地+度假酒店鱼美食+水乡古镇”共八大旅游板块的主题游乐综合体。一进园子,满眼都是IP,1个拥有100多种动物的萌宠动物园,1座4D环幕动感影院以及鳄鱼岛、龟谷、渔廊、鬼船、月老庙主题园区,还有6栋风格各异的主题酒店和餐厅,不得不说一句,柏乐园在不遗余力地打造着自己的IP王国。

有了好的主题并不是制胜法宝,另一个关键在于,创造属于柏乐园独一无二的IP,围绕该IP所衍生出地表最新最全的体验和产品集群全,且关联产业收入超过主题产业的核心竞争力,才能真正走出同类主题园区困境的秘籍。
新颖的IP就像是一个爆红的热点一样,如果没有持续的延伸推动和时间沉淀,很可能浪潮过后就被人遗忘在脑后了。所以,柏乐园的IP形象需求在具有代表着园区文化的“大耳狐”、“小熊猫”或“鹿”为设计原型的基础上,在打造自己专属的IP之时,为园区特色卡通吉祥物命名更需要考虑到IP的续航力和延伸力,只有能够形成独有的亚文化效应、多业态发展的IP才有长久存在的生命力。
柏乐园作为旅游产品中的主题公园,进入主题园区的游客成为了第一层次产品的消费者;与主题公园配套的游乐园、动物园、酒店、餐饮成为了柏乐园的第二层次;基于主题公园知识产权衍生出来的亲子家庭游、研学旅行、拓展团建及会议培训等项目品牌经营产品成就着主题园区IP新业态的第三层次。柏乐园已不再靠单一的IP形象形成单线核心竞争力,通过策划成熟的主题娱乐新业态的带动,创造出核心层、积聚层、衍生层,相互承接着整个园区的产业链条。
自然IP极致化千龙湖纯然之美
古人云,仁者乐山,智者乐水。碧水青山,相映相依,便是绝妙的水墨丹青。长沙市望城区格塘镇的千龙湖生态旅游度假区就是一幅动静皆宜的山水画。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有多繁忙,就有多想逃离。都市生活的快节奏激发了现代人骨子里的自然情结。
我们开始向往古朴的村落、静谧的山林、悠闲的田野、淳朴的乡俗、向往安宁平和的美好生活,向往一个能让那颗久居闹市的心灵获得短暂寄托的地方。

以山、水、田园、村舍雕琢一首完美田园诗为灵感,打造着星座岛、生态山庄、千亩蔬果基地、综合性体验手工坊、户外拓展训练基地、商务会议中心6大主题区的千龙湖生态旅游度假区,将“水,绿色,有氧,自由,森林,野趣”等内在意向传递到外在场景,描绘出一幅“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惬意美好生活画卷。不同于传统的人造场景,度假区以自然取景自然,围绕千龙湖湿地IP剧本,以慢生活的格调,为我们搬运自然美学场景,满足我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以“湿地、生态、人文”为重点,独具魅力的湿地与古镇风貌,是千龙湖生态旅游度假区引领旅游新风尚,提升当地旅游文化性、主题性、互动性,不断吸引着长三角地区的游客纷至沓来,更逐渐成为辐射全国的特色旅游目的地。
在这里远离现代都市的喧嚣,静处于天地之间,不悲不喜,低诉着千百年来的沧桑变化。千龙湖之美,需要静静品味;底蕴之深,需要慢慢体会。徜徉于湖面,轻掬一盈湖水,感受千年的水韵文化。慢行于绿道间,深呼吸,细品沧海桑田,更是它全新IP形象所需要诠释的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