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少年拓展训练(拓展训练内容)
从2006年起至今,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的建设研究所所长王久高已连续十几年讲授《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这门课。受访者供图
“授课地点有2000个座位却场场爆满,选课需要靠‘抢’;每堂课持续至少2小时,学生全程沉浸其中……”北京大学的这门“形势与政策”课,每次上课,教室满满当当、学生聚精会神。把思政课打造成深受学生喜爱的“爆款”,北京大学思政课的广受欢迎,成为北京学校思政课改革创新成果的生动注脚。
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强调,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最根本的是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三年以来,习总书记这场“思政理论课”,在京华大地已形成生动实践,润物无声却成就斐然。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关系党的教育方针的落地,关系青少年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上好思政课不仅是塑造正确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过程,也是青少年拓展视野,锻炼理论思维,提升综合素养的重要渠道,是每个人成长过程尤需系好的一粒扣子。
三年来,北京的思政课改革工作以首善标准持续深化改革创新,教师队伍不断发展壮大,课堂教学质量大幅提升,育人关键课程作用日益凸显。
思政课,说到底是心灵的艺术,看上去无形,给人的影响却是有形可感的。“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在人生成长的拔节孕穗期,价值认知尚未定型时,用透彻的理论说服人,用炽热的感情打动人,可以说,思政课堂,是每个受教者潜移默化成长的舞台,也是每位教师辛勤耕耘进而收获人生价值的田园。教学相长中,一粒粒智慧的种子萌芽、生长,为社会注入向上向善的力量。
这其中,思政教师起着关键作用。北京市对思政课的探索与创新中,将教师队伍建设作为一项基础性工程,先培训考核合格后上岗、骨干教师进名校研修、一线专职思政课教师给予岗位补贴等先进经验做法,已形成“北京经验”向全国推广。
尤其是在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北京市组织清华大学艾四林教授、北京大学孙蚌珠教授等国内专家做客云端,指导北京高校思政课教师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疫情防控的重要论述融入思政课教学,超过10万名思政课教师通过线上参加了集体备课。如今,“同备一堂课”机制为全市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师提供了学习交流平台,打破了信息壁垒,实现了资源共享,为青年教师及薄弱学校思政教育水平提升注入绵绵动力。
在授课模式上,北京全面推广“双师课堂”,由专家进行网络串讲,校内教师进行专题解读。这不仅确保了理论解读的准确性、权威性,不同层次和视角的讲解,本身也是对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
而思政课本身也不再局限于课堂。2020年9月,北京市首个市级思政课案例教学基地在“12345市民服务热线”挂牌成立,这意味着北京市多所大中小学师生可通过社区接诉即办志愿服务岗,将思政课开在为民服务的第一线,在实践中感悟服务他人、奉献社会的快乐。北京科技大学牵头成立的“全国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联盟”和全国高校“数字马院”联盟,为全国高校思政课教师共享约500TB的课程资源。
思政课在内容与空间上的延展,同样离不开思政教师的努力。为了上好思政课,有的老师“在博物馆里备课,在长征路上教书”;有的老师主动申请搬进学生宿舍,与学生同吃同住,让思政课更贴合学生思想状况;有的老师挖掘提炼优秀传统以及英模精神,开展现场教学,让思政课在校园中由“边缘课”变为了“网红课”。
此外,服务保障国庆70周年、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服务保障2022年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三年来,北京的思政课改革不错过任何一次实践机会,一堂又一堂“大思政课”在京华大地开讲。
尤其北京冬奥会期间,1.4万名首都高校师生成为冬奥志愿者队伍的主力,奥运健儿超越自我、永不言弃的体育精神;开闭幕式里中式浪漫传递出的文化自信;精益求精落实“简约、安全、精彩”的办赛要求……一个个冬奥镜头,展示着中国精神和力量,参与其中的师生们用热情周到的服务和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擦亮了北京名片。
而在赛场之外,北京市电厂路小学的开学典礼上,校长与同学们分享作为火炬手的感受;中国人民大学成立师生宣讲团,开展“我和我的冬奥故事”系列宣讲活动……用好、用活“冬奥教材”,以“小切口”呈现“大主题”,用“小载体”实现“大教育”,正成为北京许多学校开好思政课的主动选择。
这些宝贵的教育素材,让北京的思政课改革有了更多向外拓展的力量,也让北京的思政课堂有了更为丰富的载体和生动活泼的呈现方式。教育不是灌满一桶水,而是点燃一团火,让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同频共振,将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结合,就能使思政课堂成为学生认识社会的窗口,进而让“思政课”变得有趣有料有味道,为学生成长成才注入更多精彩与可能。
把思政课的“盐”融进生活这碗有滋有味的“汤”。三年来,北京的思政课在教师队伍、教育理念、教学方式等方面,不断创新探索,具有鲜明首都气度、北京气质的思政课改革创新模式日趋成型。北京的思政课正在改革创新中,更加“有滋有味”,成为广大青年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的关键课程。
新京报评论员|迟道华
编辑|王言虎
校对|贾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