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旅游 > 云南保山昌宁(云南保山昌宁勐统镇邮政编码)

云南保山昌宁(云南保山昌宁勐统镇邮政编码)

admin2年前 (2022-11-16)旅游

(来源云南保山昌宁:保山市人民政府驻上海联络处)

关注云南保山

2006年云南保山昌宁,昌宁苗族服饰被国务院颁布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为当时全国苗族服饰中唯一被颁布的名录。

苗族服饰是苗族文化最为发达的文化之一。有多少款式,清代有“百苗图”,芮逸夫先生在影印《苗蛮图册》序中说:“绘画八十二种人”。《中国苗族服饰》、《苗装》记载有130种以上。《贵州民族》记载有170多种。苗族服饰丰富多彩、争奇斗艳却是不争的事实。昌宁苗族服饰是其中佼佼者。

昌宁苗族服饰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渊源。

苗族先民文化在女娲、蚩尤、三苗时期在当时中华文明中位于前列。

远在5000多年前,以蚩尤为首领的苗族先民生活在黄河中下游一带,一跃成为雄踞东方的强大部落。并不可避免地崛起于黄河中上游一带,不断向黄河下游发展的炎黄部落发生了战争,最后被炎黄联盟打败,苗族的祖先被迫南渡黄河,开始第一次大迁徙。

尧、舜、禹时期,拥有洞庭、鄱阳等湖的苗族先民经过四百多年的生息,再次壮大,但由于屡次遭受尧、舜、禹等部落的进犯,战争持续了两百多年,三苗集团最后被禹集团彻底瓦解,再次被迫大迁徙,从此,一个曾拥有肥沃土地、丰富水源的民族进入崇山峻岭之中,一个以“苗”为族称的水稻民族逐渐衍变为一个山居型的狩猎民族。

秦汉时期,地处边僻山区的广大苗族先民有了一段休养生息、发展壮大的机会,但到东汉以后,这股强大的势力不可避免地引起了汉王朝的关注,并采取了一系列大规模的军事行动。自建武二十二年即公元47年至中平三年即公元186年的一百三十九年中,东汉王朝就对苗族的先民用兵十三次之多,苗族先民在战争中再次被迫向西、向南即向广西、贵州、四川、云南方向迁徙。至少在唐代,苗族已遍及云南省文山一带。昌宁的苗族在清朝末年因红白旗事件从文山迁往楚雄、大理,最后于光绪年间迁入昌宁一带。

昌宁苗族服饰可以说是苗族五千年迁徙的缩影。

衣服上以红色为主体,记录了浴血奋战的历史,每一缕红色,记录苗家经历的每一次血战。在迁徙途中,他们每趟过一条河流,走过每一条道路,就在衣服上绣一条彩线做记录,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五彩斑斓的苗族服饰。所以,昌宁苗族服饰衣服上的彩色线条,是苗族五千年大迁徙中淌过的一条条河流、一条条山路,线条越多表示走过的江河越多。衣服上龙蛇的图案,代表了苗族祖先女娲,衣服上鸟、牛的图腾,代表了他们是蚩尤后裔。无数回环式的方形纹、几何纹是祖先曾经拥有的村庄、城市;无数的云纹、水纹、波纹、菱形纹,是故土的梯田和一丘丘肥沃的田地和村庄,衣服上马牛羊的足迹、表示曾经放牧的骏马牛羊。妇女的飘带,上下两部分是横条图案,色彩由红、黄、白、绿四色交替使用。在古代,一个族群如果没有文字,就不可能建立如古希腊、古罗马和古中国那样强大的奴隶制国家。苗族的祖先虽属新石器时期中国境内四大族群(氐羌、百越、百僕、三苗)之一,但由于没有文字,严重制约了自身的发展。世界上三分之二的语言没有文字,用服饰记录自身历史的苗族,却因此创造了服饰文化的一枝奇葩,为其他有文字的民族无与伦比。

昌宁苗族服饰具有完整的工艺。

昌宁苗族妇女的服装分为盛装(又称五彩盛装)、二等盛装和便装三类。不同场合,穿不同服装。盛装相当于“礼仪服”、“婚礼服”、“宗教服”、“寿衣”,不仅在盛大的节日、举行盛大宗教活动或出嫁时穿,死后还要作寿衣。二等盛装在走亲串戚、回娘家、陪客、赶集等活动时穿。便装为日常生活、劳动穿的衣服,花纹比较简单。其中,盛装囊括了苗族的整体服饰文化。一套苗族妇女盛装包括百褶裙、上衣、领褂、围腰、腰带、飘带、披肩等大小十八件套组成。被誉为:十八一枝花。

昌宁苗族服饰工艺包括麻纺工艺、苗绣工艺等。麻纺工艺包括种麻、收麻、切麻、绩麻、纺麻、漂白、牵线、织布等。绣法大致有:挑花、平绣、锁丝绣、扁带绣、梗边绣、打籽绣、布贴绣、堆绣、锡片绣、破线绣、辫绣等。挑花成为昌宁苗族服饰的重要标志。挑花的色彩以红、绿、篮、白、黄为主,辅以其他颜色。色彩搭配基本遵循:统一法、衬托法、点缀法、呼应法、分块法、缓冲法、衔接法。

纹饰图案是昌宁苗族服饰最具特点之一。

昌宁苗族纹饰可分为四大类:几何纹、动物纹、植物纹、劳动生产工具纹。几何纹是人类最古老的图腾纹饰之一,早在人类出现纺织技术就已经出现在服饰上,在人类文明的初期源于对风、云、雷、电、雨、水等神秘大自然的崇拜,大量出现在岩画上。几何纹有十字纹、锯齿纹、水波纹、云纹、雷纹、回纹、井字纹、菱形纹等。昌宁苗族服饰几何纹占整个图案的70%。

昌宁苗族服饰是苗族五千年的迁徙历史中逐渐演变的。其间用写实或变形夸张的造型手法,刻画的众多神话、迁徙、传说、历史、人物、动物、花草等优美形象,涵盖了历史、文学、数学、几何学、音乐、美术、哲学诸多学科领域。被称为苗族五千年的《荷马史诗》、活的《史记》、《百科全书》。

End

来源:保山日报网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一点团建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页地址:http://www.yidiantuanjian.cn/post/1623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