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团建城戍边(屯垦戍边兵团人)
今天给各位分享兵团建城戍边的知识,其中也会对屯垦戍边兵团人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一点团建(www.yidiantuanjian.cn),现在开始吧!
本文目录一览:
兵团三大作用是什么?
一、充分发挥兵团在新疆屯垦戍边的挥中流砥柱作用
主要体现“三股势力”(即民族分裂势力、宗教极端势力和暴力恐怖势力)同境内外的民族分裂分子相互勾结,相互呼应,利用民族宗教问题制造事端并由此引发局部地区社会动荡时,兵团能够通过“以民制乱”和本身具有的组织优势,起到稳定社会、稳定大局和稳定人心的作用。
二、充分发挥兵团在新疆屯垦戍边的铜墙铁壁作用兵团的作用决定了兵团的地位
有为才有位。新疆是我国西北的战略屏障,是我国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也是我国战略资源的基地。新疆的发展和稳定,关系全国改革发展的稳定大局,而兵团是稳定新疆的核心,起到中流砥柱和铜墙铁壁的作用。
三、充分发挥兵团在新疆屯垦戍边的建设大军作用兵团的实力需要通过屯垦得到增强,兵团的作用需要通过戍边得到发挥。
兵团在履行屯垦戍边任务的同时,对新疆的经济建设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开创了新疆现代化农业,农业的基础地位更加明显;创建了新疆的现代工业,为新疆经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兵团发挥了屯垦戍边的建设大军作用,成为新疆经济的三大支柱之一。
简介: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境内,兵团分布地域与蒙古、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3国接壤,受中央政府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政府的双重管辖!
石河子以后会发展怎么样?
这些年石河子市的发展比较迅速,文化, 旅游 ,农业,工业,以及城市建设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先后获得了“全国文明城市”“全国卫生城市”的荣誉称号,这些都是对石河子市发展的肯定。 石河子“不靠边,不沿海”深处内陆地区,属于温带大陆气候,四季分明,冬季比较炎寒,夏季酷热,降雨比较少,却不干旱。切地下水丰富,可采量高达7亿多立方米。且地域方位内可耕种面积比较多,适合农业发展。由于距离“一带一路”城市乌鲁木齐比较近,加上这些年领导人对工业的重视,以及距离口岸较近,依托这些有利条件石河子市的工业发展迅猛先后建成了多个工业园区。市区内的“石河子大学”是新疆仅有的两所“211”大学之一,其每年的人才输出,很好的的保证了城市发展所需要的人才。依托石河子市独特的兵团文化,石河子的文化 旅游 产业发展也比较突出,建成了多个 旅游 风景区,例如 北湖 旅游 风景区,巴音山庄“国家AA”级 旅游 景区,红柳森林公园,西公园等……尤其是在“军垦第一楼”基础上改扩建而成的新新疆兵团军垦博物馆,被自治区党委命名为“自制区级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馆内29件军垦文物,被确认为国家一级军垦文物。
借助国家“一带一路”政策,石河子的未来发展会越来越好兵团建城戍边!
最后一起来看看石河子的美丽吧
兵团建城戍边我是沙湾人,在石河子居住。说实话,石河子挺不错的,先说交通方面,G30高速,115省道,精伊霍铁路,呼克一级路都从辖区穿过,今年又开通了花园机场,可直达国内几个重要城市,交通的便利性全疆都可以数得着的。农业方面,更是全国的标杆,机械化率全国领先,农业节水滴管,说第二没人敢说第一。牧业有优质的天山牧场,美丽努细毛羊可以比美澳大利亚羊毛, 旅游 方面,从高山到沙漠 河流湖泊,湿地,荒漠,具有独特性多样性,这样说吧,世界上有名的自然风光,在石河子区域都可以找到相似的景观。工业方面也是石河子的支柱产业,天业集团,天富集团,天筑集团,天山铝业,和盛硅业,哇哈哈,康师傅,等等涵盖化工,建材,电力,纺织,食品,有色金属,带动了周边地区上下游产业,现在的石河子已经从农业为依托的城市发展为工业为主,农业为辅,多管齐下的发展新格局。当然,经济的发展,必然带来环境的污染,不过就发展前景应该在新疆来说,应该是很有前景的。
10年前是一个养老的城市,现在污染太重了,肯定不适合养老了兵团建城戍边!由于是纯粹的兵团城市,特殊的 历史 背景跟现实原因总感觉城市建设有心无力,开发区还好,道路基础建设都还不错,市区道路破破烂烂的都能看到!GDP在新疆10几个地州市里排名顶多就是中游水平(300多亿),发展势头不大!单纯的在兵团系统比较还行,放在全新疆来看真的不起眼!喜欢石河子的粉丝还是要冷静一下,不要盲目的膨胀!
作为土生土长的石河子人对老一代军垦人无私的奉献表示尊敬。近观二十年的变化可谓翻天覆地,当然繁荣后面付出的代价也是令人发指的:环境污染。依托化工产业的这些年经济上去了,但我们失去了赖以生存的环境,每天的污染指数爆表的排名与全国三甲之列让人心碎。走了国家发展的老路:先污染再治理。在国家大环境的影响下我们开始治理了,化工企业的北移了。可是这并不是根本之道呀!石河子有着特殊的兵团特色产业,希望政府把重心往新能源、和农业产品的深加工作为GDP的增长点,一味的依托化工只是饮鸩止渴!我爱我的家乡,希望越变越好!
这是一个由伟大的中国人民解放军驻疆部队用血和汗浇铸而成的光荣城市。从建国初期手持钢枪的同时,兵团战士在一片荒芜的土地上,一砖一石、一草一木为现在的石河子市人民奉献了一座美丽的城市。为此,特选用一幅老式地图,向兵团老战士致敬!
过去的辉煌写在 历史 上,见证在广阔的花果大地上。
未来几年,年轻的石河子一代,将接过老一辈的事业,为这座"军人之城"高起点规划。
据报道称,到2020年,石河子市的中心城区将达到55万人,将以"军恳文化中心、南山综合服务中心、行政中心"和南北贯通的老城和南山组团的子午路,军恳文化中心和
行政中心的北三路、东西向贯通的南山组团的机场路。
两个组团将成为城市传统商业中心,军恳文化展示区和城市重要居住社区的老城组团将成为定位为城市文化休闲中心和创业、宜居、 旅游 的城南新区的南山组团。
在2016.10.14.举办的石河子市城镇化发展论坛上,石河子市党委书记介绍了巜石河子市城市总体规划(2013 2030)》简积"规划"。
围绕"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为石河子市的城镇化建设提供了遵循的原则。
全市的工作将五个原则落实到具体工作中,未来的发展,必将使石河子市继续成为全国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国家森林十成市、全国文明城市、联合国改善人类居住环境良好范例奖、中国人居环境奖、迪拜国际改善居住环境最佳范例奖。
正如石河子市第八次党代会报告所要求的,将坚持规划先行,不断完善以城市总体规划为总纲、控制性祥细规划为基础、城市设计为特色的城市规划体系,进一步完善城市治理体系和提高治理能力。
未来的石河子市将会成为功能更全,环境更加优秀的现代化城市。
石河子的发展首先必需准确定位,从经济方面来看和新疆几个主要城市相比没什么优势, 旅游 资源也乏善可陈 如果定位经济发展为主线,明显跑不过伊利,喀什,哈密。但石河子由于独特的地方和 历史 背景,在政治上和文化上又有其兵团建城戍边他城市不能代替的作用,只要定位准确,在文化, 历史 ,环境方面多花功夫,有机会成为人们向往的城市。 如果硬把经济发展作为主打,唯一的出路就是引入外地资源,而付出的代价就是环境恶化,最终还是经济上难以出头,环境破坏直接把最吸引人的优势放弃,付出不可挽回的代价
石河子,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直辖县级市,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八师实行师市合一管理体制,由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管理。地处天山北麓中段,准格尔南部,面积460平方公里,东距自治区首府乌鲁木齐150公里,拥有新疆两所211大学之一的石河子大学 [1]
2017年6月,石河子市被命名国家卫生城市。同年,石河子市复查确认继续保留全国文明城市荣誉称号。
石河子水资源丰富,土壤质地良好,生物资源比较丰富。经济发展连年增长,且势头良好。以本来的观点来说,未来石河子在一带一路的带领下定会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
别说这个路那个路,新疆有前途的诚实,南疆喀什有地理位置优势大口岸。库尔勒石油化工。乌鲁木齐自不用说。昌吉地理优势,乌昌一体化。伊宁口岸城市 旅游 资源丰富。石河子真不行。石河子有啥独特优势???
笔者在石河子生活工作学习了几年,下面谈一谈个人的观点。
石河子市是兵团管理的师市合一城市,在兵团城市建设 历史 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石河子是全国文明城市,双拥模范城市。
石河子是军垦城市,是兵团“屯城戍边”的第一城。 拥有军垦博物馆,周总理纪念碑和军垦第一连等兵团特色 旅游 景点。石河子市是张仲瀚将军等兵团领导人规划建设的城市,网格式(棋盘化)城市规划为城市发展奠定了规划基础,今天的石河子市规划延续着这个规划理念。石河子市是兵团的城市,是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军垦文化的集中体现。无论您来自哪里,我以为,如果要认识兵团,理解兵团,感受兵团的第一站必须要来石河子,石河子的军垦特色历久弥新。
石河子是新疆重要的科教城市。 石河子大学是新疆一所综合型大学,内地的朋友可能不了解这所大学,其实石河子大学是新疆数一数二的重点大学,石河子大学的农学学科实力在新疆名列前茅。新疆农垦科学院也位于石河子市,中国工程院院士刘守仁就在该院工作,刘守仁院士为兵团军垦细毛羊研究做出了突出贡献。
石河子是新疆重要的工商业城市。天富热电,西部牧业,康师傅,娃哈哈等企业都在这座城市投资设厂。石河子的重化工业企业需要调整治理,石河子曾经是新疆适合养老的空气优质绿化美化的城市,今天的石河子污染严重,特别是大气污染给石河子市民生活带来严重负面影响,生活在这座城市的人们深有体会。
总之,石河子市是一座军垦特色,科教发达,工商发展的重要城市,是一座交通便利的城市。但是,如果治理污染不力,那么新疆这颗璀璨的“戈壁明珠”终会黯淡。希望石河子城市管理者认识到石河子的短板,加以治理完善,久久为功。那么石河子将会是经济强,市民富,环境美的兵团军垦新城。
以上是笔者的个人观点,欢迎交流讨论。
我是石河子居民,城市建设挺好,在沙漠上建成绿洲新城真是奇迹,百分之四十左右的绿化,两边全是苹果树,城市建设道路成四方格,居民素质高,夸不完。但是这几年空气不好了,只注重工业发展。希望好起来。
兵团向南发展的主要途径是什么?
兵团向南发展的主要途径兵团建城戍边:
1、持之以恒推进兵团深化改革兵团建城戍边,继续在事关根本、基础、长远的问题上发力,提高发展活力,提升行政效能,以关键环节突破带动改革整体推进。
2、继续加大对兵团向南发展的支持力度,充分发挥兵团优良传统和体制优势,激发广大干部群众开发南疆、建设南疆、稳定南疆的热情,确保党中央决策部署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3、聚人的根本是产业,产业的关键是招商,将园区作为招商引资、集聚产业的主阵地。
扩展资料:
1、要强化措施,聚焦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抓好设市建镇工作。紧紧围绕更好履行“三大功能”、发挥“四大作用”,紧扣兵团向南发展战略,科学合理规划兵团城镇布局,优化兵团战略布局,推动形成以城市为依托、城镇为支点、与周边城镇优势互补、适应维稳戍边战略需要的城镇发展格局。
2、要坚持以新发展理念统领兵团城镇规划建设管理,努力做到高标准规划、高质量建设、精细化管理。要突出规划引领,立足实际、着眼长远,同步做好城镇空间规划、产业规划和社会事业发展规划,加快推进产城融合,努力实现布局科学合理、经济繁荣发展、社会事业功能配套完善。
参考资料:人民网-推进兵团深化改革和向南发展
新疆兵团发展史有哪些?
白皮书全文约7800字,从建立与发展、职责与体制、开发与建设、维稳戍边与促进民族团结四个方面介绍了兵团的历史和发展状况。
白皮书说,60年来,兵团以屯垦戍边为使命,遵循“不与民争利”的原则,在天山南北的戈壁荒漠和人烟稀少、环境恶劣的边境沿线,开荒造田,建成了一个个农牧团场,逐步建立起涵盖食品加工、轻工纺织、钢铁、煤炭、建材、电力、化工、机械等门类的工业体系,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各项社会事业取得长足发展。
在职责与体制方面,白皮书指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兵团承担着国家赋予的屯垦戍边职责,实行党政军企合一体制,是在自己所辖垦区内,依照国家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法律、法规,自行管理内部行政、司法事务,在国家实行计划单列的特殊社会组织,受中央政府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双重领导。
白皮书还指出,兵团的经济建设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经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期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后,兵团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积极适应市场经济要求,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发展方式,大力推进城镇化、新型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建设,着力保护生态环境,改善民生,促进就业,提高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水平,各项事业取得显著成就。
白皮书强调,多年来,兵团坚持亦兵亦民、劳武结合、兵民合一,拥有一支数量足够、素质较高的民兵武装力量和兵团武警部队,一手拿枪,一手拿镐,与军队、武警和各族群众建立起边境安全联防体系,在维护国家统一和新疆社会稳定、打击暴力恐怖犯罪活动中发挥出特殊作用。
新疆兵团发展史!!!!
1954年组建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承担着国家赋予的屯垦戍边的职责,是在自己所辖的垦区内,依照国家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法律、法规,自行管理内部的行政、司法事务,在国家实行计划单列的特殊社会组织,受中央政府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双重领导。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也称中国新建集团公司。兵团现有14个师(垦区),174个农牧团场,4391个工业、建筑、运输、商业企业,有健全的科研、教育、文化、卫生、体育、金融、保险等社会事业和司法机构,总人口245.36万人,在岗职工93.3万人。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是在特殊历史背景下建立的。1949年,新疆和平解放。驻新疆人民解放军部队为巩固边防,加快新疆发展,减轻新疆当地政府和各族人民的经济负担,将主要力量投入到生产建设中,开展了大规模的生产建设。到1954年,解放军驻新疆部队经过艰苦创业,共建成农场34个,牧场8个,拥有耕地77.2千公顷,收获的农牧产品解决了驻新疆部队的后勤供给,而且还兴建了一批现代工矿商贸企业,兴办了学校、医院等一批事业单位。
1954年10月,中央人民政府命令驻新疆人民解放军的大部集体就地转业,脱离国防部队序列,组建生产建设兵团,其使命是劳武结合,屯垦戍边。1956年5月起,兵团受国家农垦部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双重领导。
屯垦戍边是中国几千年开发和保卫边疆的历史遗产。据史料记载,中国历朝历代都把屯垦戍边作为开发边疆、巩固边防的一项重要国策。中央政府在新疆地区大规模屯垦戍边始于西汉,以后历代相袭。这对统一国家、巩固边防,促进新疆社会和经济发展都发挥了重要的历史作用。1954年,中央人民政府决定在新疆组建生产建设兵团,则是这一历史经验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继承和发展。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在艰苦创业中发展壮大。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成立后,以屯垦戍边、造福新疆各族人民为己任,朝着工农商学兵相结合,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工交商建服综合经营的方向发展。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和六十年代初,兵团按照“不与民争利”的原则,在天山南北的塔克拉玛干、古尔班通古特两大沙漠边缘和自然环境恶劣的边境沿线,兴建水利,开垦荒地,在茫茫戈壁荒漠上建成一个个田陌连片、渠系纵横、林带成网、道路畅通的绿洲生态经济网络。兵团从农副产品加工业起步,发展现代工业,逐步形成以轻工、纺织为主,钢铁、煤炭、建材、电力、化工、机械等门类较多的工业体系。随着兵团国民经济体系的确立,兵团的教育、科技、文化等各项事业也得到长足发展。到1966年底,兵团的各项事业发展到较高的水平。
1981年12月,中央政府决定恢复曾于1975年被撤消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生产建设兵团开始了第二次创业,其建设和发展进入了一个新时期。到2001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在两大沙漠边缘兴修水利、植树造林、防风固沙,建起了数千公里的绿色屏障,形成了1064千公顷新绿洲,建起了石河子、五家渠等一批新兴城镇;国内生产总值占自治区的13.2%。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对新疆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兵团的农牧团场、工交建商企业在依法向当地政府纳税的同时,几十年来坚持为新疆各族人民服务的宗旨,积极支援地方建设,每年抽调大批技术人员到附近的县、乡、村举办种植、农机等各类培训班,推广先进技术;从1964年起,每年筹集资金帮助地方搞规划和建设,为各民族群众送医送药,给予各方面的帮助。为支持新疆工业发展,兵团还把已经建设起来的规模较大的一批工交建商企业无偿移交给地方,为自治区的现代化建设作出了贡献。
兵团作为新疆稳定、边防巩固的重要力量,坚持劳武结合,与军队、武警、人民群众共同在边境地区建立了“军、警(武警)、兵(兵团)、民”四位一体的联防体系,近五十年来在打击和抵御境内外分裂势力的破坏和渗透活动,保卫祖国边疆的稳定和安全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
在屯垦戍边中建立与地方政府的密切关系。兵团自觉接受自治区人民政府的领导,遵守政府的各项法规和法令,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努力为新疆各族人民办好事、办实事,积极发展融合型经济,密切了与各族群众的血肉联系,做到边疆同守、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繁荣。
兵团的发展,始终得到了自治区各级政府和各族人民的帮助与支持。在屯垦初期,各族群众当向导,提供生产工具,给予各种支持;自治区各级政府给兵团划拨了大片的国有荒地和草场、矿山及天然林等资源,奠定了兵团发展的基础。改革开放以来,自治区人民政府出台的相当多的政策都明确适用于兵团,促进了兵团和地方经济的融合发展。
在长期发展中,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已有汉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回族、蒙古族等37个民族成分。垦区主要有伊斯兰教、佛教、基督教和天主教等,信仰伊斯兰教的少数民族人口约25万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全面贯彻中央政府制定的民族宗教政策,依法管理宗教事务,使兵团成为各民族团结的大家庭。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近五十年的发展,对加快新疆经济发展,促进民族团结,保持社会稳定,巩固边防,维护祖国统一,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关于兵团建城戍边和屯垦戍边兵团人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一点团建(www.yidiantuanji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