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团建方案 > 剧团建设方案(剧团建设方案设计)

剧团建设方案(剧团建设方案设计)

admin2年前 (2023-01-22)团建方案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剧团建设方案,以及剧团建设方案设计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一点团建(www.yidiantuanjian.cn)喔。

本文目录一览:

宁夏回族自治区秦腔剧团的建设宗旨

宁夏秦腔剧团是一个继承振兴秦腔、立足银川、面向全区、繁荣演出市场、满足全区秦腔观众对秦腔欣赏娱乐的要求。实验发展夏剧、立足宁夏,面向全国,创作演出具有宁夏特点与回族风格的地方剧种与精品,宣传宁夏、扩大宁夏在全国的知名度。剧团实行一个剧团两个剧种、一套领导班子,两支演出队伍的办团方针。秦腔演出队为了面向群众,面向基层,活跃农村山区的文化生活,每年都有两个多月的时间深入山区和农村演出,特别是每年春节期间与夏收后都要到农村去演出,深受广大农民的欢迎与好评。夏剧演出队,历年来共创作了大小型夏剧16本,特别是八八年以来多次参加了宁夏地区的重大演出活动,并赴兰州、西安、淄博、成都等地参加了全国的大型演出活动,多次得奖,为宁夏争得了荣誉,为祖国的戏曲艺苑增添了一点新绿。

锡剧剧团改革与发展相关资料有哪些?

太湖红梅剧团建设方案,何日重绽放

——锡剧现状之思考与研究

太湖之滨的江南水乡,山明水秀,物产丰饶,工农业与商业发达,水陆交通便捷,文人荟萃,文脉源远流长,是吴文化的发源地。古朴的吴歌、典雅的昆曲,丰富多彩的乡村俚曲,孕育了具有江南水乡情趣和特色的江苏省最大的地方戏剧种——锡剧。

被人称誉为“太湖红梅”的锡剧,曾是新中国成立后华东地区三个新兴剧种(锡剧、越剧、黄梅戏)之首,公称为“锡老大”。因其产生与流行区域均为剧团建设方案我国经济最发达的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繁荣,交通发达,文化底蕴深厚。在党的文艺方针指引下,在各级政府正确领导和关心支持下,建国以来锡剧走过了一段令人注目称颂的发展历程。先后出现了在全国有着广泛影响的剧目,例如:《双推磨》、《庵堂相会》、《庵堂认母》、《珍珠塔》、《红楼夜审》、《红花曲》、《红色的种子》、《孟丽君》、《玉蜻蜓》、《寻儿记》、《三夫人》、《海岛女民兵》……。也涌现出了:姚澄、王兰英、沈佩华、梅兰珍、杨企雯、王彬彬、王汉清、吴雅童、刘洪儒、倪同芳、吴小英、王建伟、俞介君、郑桦、徐澄宇、孙中、钱惠荣、许应、田夫等一大批颇有艺术成就和影响的艺术家。

进入改革开放以来,市场经济蓬勃发展,特别是现代传媒手段呈现多元化,对中国的传统戏曲剧种产生了前所未有的考验和挑战。而锡剧犹如在风急浪涌的太湖之中的一叶小舟在风雨中飘摇,有惊愕!有感叹!有焦虑!也有呼喊!锡剧观众锐减,演出市场萎缩,从业人员思想不稳,一些人员主动改行下海经商……成为不争的事实。

同样面对“戏曲不景气”状况,越剧找到了自己的定位——继承和发展越剧流派艺术,主动积极培养新生力量。仅一出《五女拜寿》几乎将越剧流派都融入了这出戏中,同时涌现出了一批深受越剧观众喜爱的青年一代演员。而地处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安徽黄梅戏在改革的激流中,在戏曲的困境中,找准了自己的发展方向——以改革黄梅戏音乐唱腔,发扬演员优势打开了局面。仅凭安徽电视台每年都拍摄1-2部黄梅戏音乐电视剧,通过现代传媒手段就扩大了剧种的影响和演员的知名度。

而处在经济发达地区的江苏省最大的地方剧种锡剧,境况又是如何呢?

改革开放以来,凭心而论,锡剧的从业者经过不断的努力,亦出现了如《风流母女》、《当家人》、《阿炳》、《三夫人》、《南归记》等一批具有剧种特色,产生一定影响的好戏。也涌现出了像王建伟、陈云霞、周冬亮、唐振华、万建焕、卞燕敏、李菊、张美华、沈蕙兰等一批后起之秀。

但就剧种的整体发展而言,可用三句话来概括:主攻方向不明,群体合作不仅无力,而且各自为政各搞各的,且孤芳自赏。剧种内耗严重,明争暗斗,台下演出十分精彩。有了近200余年历史的剧种,至今语言不能统一,舞台上说无锡话、常州话、苏州话、宜兴话、江阴话的都有……如何去谈剧种的发展与振兴呢?可用“尚浮滑而欠质朴,喜花俏而少厚实;靠花样翻新而缺基本功,求少劳而获缺坚韧不拔”(见《百年沪剧话沧桑》)来说明锡剧之现状是比较贴切的。

面对剧种的严峻形势,剧种发源地的无锡市和常州市政府先后成立了“振兴锡剧领导小组”。制定了一系列振兴锡剧的方案与措施,出台了《政府文学艺术奖励条件》和艺术生产专项资金。这些政策措施的出台,对稳定这支锡剧队伍,激活从业人员的工作热情,出人出戏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但一个先天不足尚未完全成熟、后天失调,从业队伍素质不高的根本问题尚未解决,要在改革浪潮中求生存、求创新、求发展,仍然显得力不从心。一组数字的变化,可见剧种现状一斑。

为了振兴锡剧,江苏省文化厅、江苏省锡剧研究会从1984年至2002年先后会同无锡市人民政府、常州市人民政府和苏州市人民政府共同举办了六届“江苏省锡剧节”。

1984年10月第一届锡剧节在无锡市举行。共有三省一市(即江苏省、安徽省和上海市)24个锡剧团演出了28台锡剧,可谓五彩缤纷,盛况空前,群英荟萃。

1986年11月第二届锡剧节在常州市举行。有16个锡剧团演出了16台戏。(此时,上海市三个锡剧团,安徽省一个锡剧团应经解散,江苏省35个锡剧团已有19个剧团撤销、保留建制或停止了艺术活动。)

1988年11月第三届锡剧节在苏州市举行。仅有10个锡剧团演出了10台戏。

1993年6月第四届锡剧节在无锡市举行。仅有8个锡剧团演出了8台戏。

1999年4月第五届锡剧节在常州市举行。全省有16个锡剧团,16台戏参加了演出。

2002年6月第六届锡剧节与江苏省第三届滑稽戏节一并在苏州市举行,有11个锡剧团演出了11台戏。

另据江苏省文化厅2004年度全省艺术表演团体的统计,全省尚有在编锡剧团24个。其中8个锡剧团为保留建制,靠财政拨款来养剧团的离退休人员,已停止了一切艺术活动。仍有16个锡剧团坚挺在演出一线。平心而言,这些剧团仅凭每年政府的财政拨款和每年100——200场的营业性演出投入,从业人员的生活与收入是有足够保障的。仅拿常州市武进区(县级)锡剧团为例,全团在职人数为42人(2004年统计),财政拨款为57万元,全年演出收入为50万元,由政府牵头剧团与武进钢厂联姻,钢厂每年支付剧团50万元,加上区文化局每年排戏费支持15-20万元,全团全年收入共有175万元,平均每年可开支4万多元。若与苏北地区的柳琴戏、淮海戏剧种相比,那锡剧的生存条件与剧团建设方案他们有着天壤之别。

在推进剧团体制改革、激活人力资源上,锡剧流行地区的各级政府做了大量的工作,不乏有成功例子出现。常州市管辖的金坛市(县级)锡剧团进入新世纪以来在两个方面进行了大胆的突破和尝试:一是突破原剧团编制性质,全员解聘,作一次性经济补偿,然后进行剧组聘用制。二是突破原工资结构,改革分配制度。实行岗位工资+演出场次补贴+效益工资的分配方式。改革后的锡剧团演出场次一路攀升。《少年华罗庚》于2003年荣获江苏省“演出千场奖”。现代大型儿童剧《飞吧,大雁》于2004年4月叩开了参加上海市第五届优秀儿童剧目展演的大门,并获得了“优秀演出奖”。并在“五一”长假与“六一”儿童节《飞》剧两度跨进了上海大剧院。在上海戏剧界引起了轰动。

上述成功的事例确实令人兴奋,但剧种目前的生存现状仍然不容笔者乐观。

一、从城市剧场退至农村广场。

从农村广场撂地演出而发展起来的锡剧,从剧场退至广场,从城市退至农村似乎看来没有什么值得大惊小怪,有人把这种倒退称作回归而叫好!这个涉及锡剧历史发展的问题,究竟得失如何?是对是错?是好是坏?不是本次会议深入研讨的问题。但就现实而言,这个倒退或叫回归涉及的问题是多方面的,有着剧团与剧场分配关系问题、剧团与剧场管理体制是否合理问题……,但城市的锡剧观众在流失或者叫消失确实是个不争的事实。仅拿江苏省锡剧团为例,如果不是参加什么会(调)演或者什么纪念演出,在南京这么个大都市几乎看不到他们的演出踪影。而听到的是到什么县的庙会,什么节场的演出,说白了就是到农村的广场演出。

城市的锡剧观众流失和老化是剧团演出从城市退至农村的一个根本原因。这当然和剧团演出形式陈旧老套、单调,演出技艺水准不高是密不可分的。与城市观众,特别是与年轻观众的审美情趣、欣赏习惯改变的矛盾有着直接关联。

二、演出攻关和推票制度成为剧团演职人员的第二职业。

在常州、无锡、苏州这样的经济发达地区,剧团靠正常的剧场售票来维持演出已根本不可能。这样演出推票攻关成为了演职员的第二职业。他们既有动力和喜悦,也存在压力和无奈。

说动力:就是推销出去一张票,可获得票值的40%-50%,这是一笔不小的收入。故而演职员们调动一切正常与不正常的社会关系,绞尽脑汁去推销戏票而得到的可观回报便是喜悦。据笔者在几个县剧团调查了解到,能靠推销戏票赢利者人数不多,大多数人只是望票兴叹。

说压力:一些剧团领导为保证剧团的正常收入,将演职员每月工资的差额部分让演职员联系包场和推销戏票收入来自行解决。其中推票之戏外戏异常精彩,不去深入了解是很难想象。亦给个别有钱有势之人有机可乘。一些不正常甚至不正当的各种交易随之而生,影响了这支队伍的团结也影响了这支队伍的稳定。若长此下去,演职员们能有多少精力去花在专业训练及素质的提高上。

三、外来和尚好念经,剧种主体意识在逐步消失。

改革开放以来,名目繁多的各类会(调)演与评奖活动每年多次举行,参与意识和获奖意识在剧团中异常强化。主管领导利用会演获奖来搞自己的政绩工程也是一件不争的事实。故而为一出会演剧目的经费投入,一般是地方财政对剧团全年拨款的一倍或多倍。为获奖各种攻关手段屡屡翻新。戏外之戏精彩,圈内人士一片叹息与无奈。

为了会演获奖,不惜重金聘请名编剧、名导演、名作曲、名舞美设计参加剧目主创班子成为一种时尚,一股外来和尚好念经之风越刮越烈。个中不乏有成功之作。但,大多这些外来的和尚们是在对剧种风格特色、音乐唱腔特色和演员表演个性特色全然不知的情况下,指挥若定地编、导起来,其结果往往是要么是话剧加唱、要么是形式大于内容,要么让演员脱胎换骨地塑造人物。某团一出投入了一百多万经费的戏,因不适应剧种表现,却在同行们一片责难声中草草收场。一些锡剧老艺术家们感叹道:“这样搞法,定会把锡剧搞成个四不像。把剧种的风格特色、主体意识丢掉!”一个外省导演酒后吐真言:“锡剧生长在经济发达地区,为了会演获奖,主管当局会不惜工本,是咱们发挥想象,施展才华的好时机,这机会要牢牢抓住,旱涝保收!”

“外来和尚”的时兴,剧种自己培养的编剧、导演人才无事可做,改行转业的有之!弃文从商者有之!不少剧团的编剧、导演早已在人员名单中消失。锡剧界的同行们正在大声疾呼:剧种的个性特色是剧种生衍发展的基础。走出困境之主力还是要靠自己。

四、“锡剧清唱组”的兴盛与思考

在专业剧团演出不景气,观众锐减,票房难保的情况下,在江南农村和苏州、无锡、常州城乡结合部,一种半专业性质的“锡剧清唱组”活动异常活跃。一些企业老板和村民委员会举行活动及一些人家的婚、丧、嫁、娶、新房落成、当兵上学,都邀请锡剧清唱组去演出。管吃管住、包烟酒。演唱者每人每天都有50-100元的收入,组长(班头)收入更丰。据笔者不完全统计,苏、锡、常一带城镇乡村活跃着锡剧清唱组在200个以上。不薄的经济收入吸引了一些不景气剧团的演员加入到演唱组中……至今势头不减。清唱组的兴盛,不禁让人思考,这个形式产生在江南农村、成长发展在城市的锡剧,究竟应该走一条怎样的发展道路?同时,也让人产生了忧虑。清唱组既活跃了锡剧在农村的演出活动,但在演出剧目的内容和表演形式上带来的负面影响,应该引起政府主管部门和剧种同仁的高度重视。如何引导清唱组走向健康正规之路已迫在眉睫。江苏省文化艺术研究院的研究人员正着手会同有关方面,对锡剧清唱组的产生成因:观众基础、演唱形式、演唱内容等方面作一次全面深入的调研,在完全取得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将会对锡剧清唱组的扶植与规范和发展,向文化主管部门提出建议,使之能得以健康发展。

太湖梅花,何日重绽放?是每一个锡剧从业者和关心、喜爱这个剧种人士关心与企盼的事。江苏省文化艺术研究院与上海艺术研究所、浙江省艺术研究所和上海同济大学文法学院,进入新世纪以来就长三角滩簧戏生存发展进行了二次学术研讨会。今年底将在上海市举行第三次长三角滩簧戏学术研讨会。笔者对锡剧的前途充满信心。因为:它毕竟是生长活跃在江苏经济发达地区,有较厚实的经济基础;至今仍然有一大批关心和喜爱锡剧的观众(清唱组的活跃兴盛是最好的例证);几十年来,党确实培养了一批又一批有艺术成就和影响的各类锡剧人才,且剧种生长在吴语地区文化底蕴厚实的江南水乡……。但锡剧工作者仍然面临新的转折和严峻的考验。剧种至今语言不统一,行当不明确,表演技艺缺乏功力。音乐唱腔的风格化、多样化和流派化的革新和完善等,都是剧种发展不容回避的现实。锡剧艺术如何适应时代要求和变化了的观众审美需要,如何继承和发扬剧种的传统艺术特色以及剧团体制改革和管理等问题,尚有待在深入探索和实践中不断予以解决。随着时代的前进步伐,锡剧艺术将在考验中赢得新的转机和无限生机。太湖红梅一定会重放光彩。(朱国芳)

大厂评剧团的大厂评剧团简介

大厂回族自治县评剧团始建于一九七四年,现有演职员六十名,平均年龄二十二岁,属全民事业单位。

多年以来,在党的“双百”文艺方针指引下,在各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关怀支持下,剧团坚持走改革之路,大胆创新,以改革求发展,以艺术求生存,走出了一条“出人,出戏,出效益”的改革之路,被中宣部、文化部树为全国文艺战线上的一面旗帜,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等媒体多次宣传报道了大厂评剧团的改革经验。

大厂评剧团先后创演了八台大型现代戏,如∶《嫁不出去的姑娘》、《水墙》、《男妇女主任》等,这些剧目,三次被中宣部、文化部邀请进京演出,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专家及首都观众的高度赞扬和好评,被称为是“一桌菜两家吃,城市、农村都喜欢”。八台剧目均获得了省文艺振兴奖,三台获全国剧目一等奖,五台获省、全国演出超百场奖,三台被拍成了电影,三台拍成了电视剧。《水墙》一剧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文化部“文华奖”、中国“曹禹戏剧文学奖”,填补了我省一个剧目同时获三个国家级最高奖的空白。这八个剧目先后被全国十几个省、市院团进行移植演出,已成为大厂剧团的保留剧目。剧团创演了三十几个小品,其中“大年三十儿吃饺子”、“老伴儿.老伴儿”、“刘巧儿新传”、“卫士”等均由著名笑星赵丽容、蔡明、郭达、魏积安等表演,在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综艺大现”等栏目中播出。其中.“老伴儿.老伴儿”、“生生死死”、“半夜猫叫”分别获全国小品大赛一等奖、中国曹禹戏剧文学奖。

剧团常年坚持面向基层,面向农村,服务农民。他们每年下乡演出多达四百场,观众上千万人次。为方便广大农民看戏,他们先后投资几十万元研制了新型流动舞台,深受广大农民观众的好评。剧团为适应社会各阶层需求,还创作了十几台反映各条战线生活内容的专题文艺晚会,真正做到了文艺搭台、经济唱戏,极大地促进了两个文明建设进程。大厂评剧团六次获中宣部、文化部奖励,两次被省委、省政府通令嘉奖,荣立集体二等功两次,并荣获”全国扎根基层模范剧团”、“为人民服务先进剧团”、“全国三下乡先进剧团”等荣誉称号,剧团党支部被中组部命名为“全国基层先进党支部”。

这是一个县级剧团,却被誉为全国文化战线的一面旗帜;这是一个从庄稼地里崛起的剧团,却抢占了全国城市农村的文艺演出市场;这是一个30年前就已名声鹊起的剧团,经历风雨洗礼,不仅没有昙花一现,而是花红叶茂、享誉全国。这就是大厂回族自治县评剧团,大厂文化兴旺的一张“王牌”。

一次在段甲岭,剧团白天已经演出了3场,晚场又为全国农村文化工作会议作了专场演出。专场演完已是夜里11点了,身心疲惫的演职人员正准备卸妆休息,发现几千名未能入场看戏的观众围在警戒线外不走,他们说:“俺们大老远的不能白来,花多少钱也想看上一场再回去。”看着热情的观众,演职人员忘记了疲劳,深夜11:40时又特为观众加演了一场《水墙》。演员们的嗓子唱哑了,但情绪依旧饱满,台下观众更是掌声不断。很多专业文艺团体看过大厂评剧团的演出后说:“大厂评剧团之所以有那么多观众,是因为他们心中有观众。”

说大厂评剧团是一个传奇,一点也不为过,将舞台搭进了全国20多个省市的城市乡村,将节目送进了全国亿万个家庭,创演的戏剧、小品和改编而成的电影、电视剧囊括了文化部“文华奖”、中国“曹禺戏剧文学奖”和全国“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等国家级大奖,先后8次受到中宣部、中组部和文化部表彰奖励。

大厂评剧团成立之初,当时主要是在县内城乡巡回演出,由于“老戏老演,老演老戏”,加之剧团管理较差等因素,路子越走越窄,效益不佳,人心涣散,难以维持。1982年,赵德平临危受命,出任团长。与此同时,县委、县政府大力扶持剧团发展,赋予了团长赵德平“人权、财权和剧目上演权”,为剧团发展创造了广阔空间,被文艺界称为剧团的“三大法宝”。

面对当时全国戏剧滑坡的形势,赵德平果断提出了“剧团以小型为主,演出剧目以现代戏为主,服务对象以农民为主”的办团方针,对剧团进行了一系列大刀阔斧的改革:在队伍建设上突出“精小”,将原来的70人裁减到32人,变原来的“一角多人”为“一人多角”,打造了一支文艺演出的轻骑兵;在剧目上突出“现代”,更加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在工资分配上突出“贡献”,实行工资全浮动。机制的改革,使大厂评剧团迸发出了巨大的活力,该团每年都推出10多个剧目,演出400多场次,实现了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被誉为“出人、出戏、出效益”的出色剧团。

出身庄稼地的剧团深深地了解农民的疾苦。赵德平常对演职员们说:“5块钱买张票,要知道,农民有可能把票都攥出了汗,也可能是卖小葱,卖了五六天的辛苦钱。要对得起观众。”这种“观众情怀”在大厂评剧团早巳深入每个演职员心中。

为了方便农民看戏,剧团投资几十万元研制了流动舞台,上有棚,下有座,自带发电设备。为了抢时间演出,演职员们有时一天吃不上饭。有时房子紧张,演职员就住在大棚车底下,夏天蚊子咬,冬天脸上结冰霜。以苦为乐的大厂评剧团被群众称为“老百姓自己的剧团”。

除了扎根农村,服务农民,常年在全国各地农村演出外,大厂评剧团并没有放松对城市市场的占领。他们为众多的大中型企业集团举办专场演出,仅此一项剧团每年收入30多万元。据悉,今年剧团已经在上海、青岛、大连等城市举办了多场巡回演出。随着剧团影响力的不断扩大,很多企业找上门来要与剧团建立合作关系,企业利用剧团的“金字招牌”作宣传,剧团获得经济收入,双方互惠双赢。

天津市儿童艺术剧团公开招聘木偶演员岗位工作方案

天津市儿童艺术剧团

公开招聘木偶演员岗位工作方案

一、天津市儿童艺术剧团概况

天津市儿童艺术剧团成立于1985年,他是在天津市木偶剧团(1976年建团)的基础上扩建而成,全团编制120人,下设儿童剧队、木偶剧队、青年木偶剧队、舞美中心、光华剧院及小剧场。全团阵容整齐、演员年轻、基功扎实。现有在职演职员107人其中一级10人,二级20人,三级40人,四级31人,员级5人,管理1人。演出儿童剧和木偶剧,每年完成250多场演出任务。多年来, 天津儿艺一直活跃在青少年之间,深受孩子们的欢迎和喜爱。

二、招聘基本条件

本院面向社会公开招聘,凡符合条件的专业人员均可报名应聘。

1、遵守国家宪法和法律;

2、具有良好的品行和道德;

3、具备应聘岗位所需的专业知识、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

4、具备适应岗位要求的身体条件;

5、表演专业,具备大本及以上学历,30岁以下;

具有下列情况之一者,不得应聘:

1、曾受过刑事处罚或劳动教养的;

2、曾被开除公职的;

3、有违法违纪行为正在接受审查的;

4、其他不符合报考条件的。

三、招聘计划

招聘岗位:木偶演员3名

四、招聘信息的发布及报名

1、招聘信息在天津市人事信息网和天津文化信息网,在本团网站公开发布信息。发布时间不少于7个工作日。

2、天津市儿童艺术剧团人事保卫科报名,地址:天津市河西区南北大街2号。

3、报名人员请携带身份证原件和复印件各一份;毕业证、学历证或职称证的复印件各一份,提交本团人保科。

4、报名时间:2011年7月8日—2011年7月15日(不少于5天)。

五、资格审查

按相关规定对拟聘人员进行资格审查,审查结果在天津市儿童艺术剧团网站公布。资格审查合格的按照以下要求参加考试。

六、考试

原则上开考比例不低于1:3。

1、公共科目

公共科目笔试由市文广局委托人事考试机构负责命题,本团负责考务工作。笔试主要测试应聘者的基本素质和综合能力,笔试内容为相关理论基础知识。

2、面试及业务考核

(1)面试业务考核由本团统一组织。面试声、台、形、表等考试,由老师组成评委会进行评议打分。

(2)面试考核时间待各科目笔试后确定。地点:天津市儿童艺术剧团。

3、面试考核结果将在本团网站公布。招聘岗位按照笔试和面试总成绩高低进行排序,招聘岗位数量1:1的比例确定拟聘人选。

七、体检

拟聘人员须参加本团组织的统一体检。体检参照《公务员录用体检通用标准(试行)『2005』1号》,费用自理。

八、考察

体检合格的确定为考察人选,由本团组织岗位实践考察,同时本团对应聘者的资格条件进行复查。被考察人员进入工作岗位参与具体实践和工作,考察内容主要是应聘者的思想政治表现、道德品质、业务能力等情况。

九、公示

考察结果在本团网站公示,公示时间为七个工作日。

十、拟聘用人选

公示期满无异议的,经本团领导班子研究择优确定拟聘用人选,并由本团向文广局人事处审核备案后,与聘用人员签订就业协议书。聘用人员为我团事业编制职工,签订聘用合同。职务晋升、奖惩、各类保险和工资待遇等按照国家、天津市和本团相关政策执行。

对有关投诉或实名举报违规人员经查证属实的取消聘用资格。

咨询及报名电话:本团人保科

监督、投诉电话:市文广局人事教育处

                     天津市儿童艺术剧团

                          2011年6月28日

剧团建设方案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剧团建设方案设计、剧团建设方案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一点团建(www.yidiantuanjian.cn)进行查找喔。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一点团建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页地址:http://yidiantuanjian.cn/post/169738.html